中国政府网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残疾人专区 无障碍繁体登录注册

江岸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JY20250258号建议的答复

字号 :  | 
发布时间:2025-05-04 10:10 |  来源:区政府办

江岸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届人大次会议

JY20250258号建议的答复

邓琍宏等代表:

几位提出的关于将完善配套推动武汉黎黄陂路区域焕新的建议收悉,感谢代表们对我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区高度重视您几位的建议,组织区文旅局、区城管局、区住更局和国资公司等部门专题研究,结合黎黄陂路片区当前更新进展,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交通优化

(一)缓解停车难题

由于历史客观原因,黎黄陂路的房屋密度大,公共用地极少,无建设停车场的用地,加之前期停车泊位规划不足,导致该地区停车较为困难。此外,汉口历史风貌区内存有大量历史建筑,出于保护原因,无法对该类型建筑进行拆改建,不具备修建大面积停车场的客观条件,加之区域内地下地铁线路综合交错,建设地下综合停车场和立体式停车楼条件苛刻,导致很多基础设施难以寻找立足之地,只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进行设置,造成了停车基础设施缺失,给居民和行人带来极大不便。为优化黎黄陂路停车功能,我区计划多措并举开展停车泊位建设工作。

1. 着眼重点区域,因地制宜推进停车泊位建设。结合2025年江岸区16000个停车泊位的目标任务,侧重于黎黄陂路等停车难区域,重点开展停车泊位建设工作。摸排并利用边角空地,在不破坏历史建筑风貌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企业通过地下空间开发、平改立等多种途径建设停车设施。采用分散的、小规模的、多样化的停车设施以及尺度适宜的公共开放空间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实用性好的停车设施,在保护历史街区风貌的同时,也能满足周边居民的基本停车需求。

2. 整合存量资源,推进武汉市停车“一张网”建设。整合并高效利用全市停车资源,武汉市城投集团于2024年建成网络化、智能化的停车平台系统,集合停车位查询、导航、停车、付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全市停车“一张网”。目前各区已将采集停车场数据接入到市级停车管理平台,江岸区作为首善之区,更是以实际行动推动武汉智慧停车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区内停车信息联网共享使用,有效缓解停车设施供需矛盾。

3. 优化停车功能,合理规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对于黎黄陂路等周边符合条件的路段,协调区交通大队等部门进行调研,合理增设停车泊位,以方便周边居民及游客停车。

4. 制定工作要点,纳入区内绩效考核。目前已制定2025年停车泊位建设计划及重点,定期考核督办建设情况,力争高质量完成停车泊位目标任务,为风貌区停车设施建设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增设公共交通

已对接市交通运输局目前正在研究黎黄陂路区域增加现有公交班次和增设新的公交线或旅游专线相关方案,同时,探索开通“黎黄陂路—江汉路”无人驾驶小巴环线,串联地铁站、停车场及主要景点,实现“最后一公里”无缝衔接。拟联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开发黎黄陂路区域车位实时查询系统,提升车位周转效率。

二、关于挖掘文化

(一)文化场景活化利用

联合湖北美院、湖北工程学院等高校推出黎黄陂路“楚江集”市集,通过本地青年艺术家文化产品、服务的展销,为街区注入年轻生命力湖北体彩在黎黄陂路街区举办“心相聚、梦同圆”的新春集公益市集活动,邀请了奥运冠军赵芸蕾、刘慧霞与游客互动,参观非遗摊位,介绍体彩公益。成功举办第二届“楚江集”,实现原创品牌、文旅集市及公益活动的有机融合。借助春晚分会场引流效应,精心策划“跟着春晚游武汉,新春打卡来江岸”文旅活动,串联黎黄陂路、巴公房子等众多春晚出镜地,制定春晚体验打卡线路,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游玩。开展江岸区“相约春天赏樱花”系列活动,支持黎黄陂路设置樱花打卡装置,举办春日周末主题市集、“清明 樱雨贩春”主题市集等创意市集,开发、展示特色文创产品。黎黄陂路巴公邸酒店开展“探访巴公房子”参观万里茶道展览馆、“巴公寻花季”活动,持续增强游客吸引力;为武汉礼物文旅产业有限公司对接黎黄陂路飞马旅平台,为武汉礼物蒜鸟主题快闪店推荐选址。通过“文旅+百物”的方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文旅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协同共进,其它产业反哺文旅产业的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常态化文化体验

国资全资子公司墨以文旅开办的SENSE NOWORRY(万物不焦虑)文旅咖啡店正式营业该店定位为文旅咖啡,“巴公房子拿铁”“黎黄陂冷萃”等产品不仅紧扣黎黄陂路街区历史底蕴,而且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江岸历史传达至游客,进一步提升了本地游客的文化认同,增强了外地游客的旅行记忆。

三、关于完善设施

(一)缓解公厕不足

黎黄陂路及周边等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路段由于历史沉淀、空间局限等原因,道路狭窄,地下管线密布,道路两侧店铺云集,难以找到足够空间设置新建公厕。目前,距黎黄陂路步行约400米有兰陵路环卫公厕,已于2023年底增设了7处指厕牌,以利游客正确找到公厕位置。靠近中山大道方向有武汉市中医院、靠近沿江大道有酒店及江滩公厕,可供游客就近如厕。同时,为缓解公厕不足的问题,江岸区积极发动行政事业单位开放内设厕所,位于珞珈山街珞园旁的洞庭社区、位于岳飞街的一元街道办事处等均可供游客如厕。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厕布局,继续推进沿街行政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厕所,补齐公厕密度不均的短板,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二)强化环境卫生整治

加大环卫作业频次将珞珈山街清扫保洁频次从每日2次提升至4次,增派1名专职保洁员进行动态巡查,每日早晚各开展1次路面冲洗,重点清理油污、污水残留;优化垃圾收运模式调整垃圾收运路线,增加珞珈山街垃圾清运频次,确保日常清运不少于4次,节假日不少于7次,减少垃圾滞留时间;建设智能垃圾处理设施珞珈山街已建设智能垃圾房一座,主要用于珞珈山街及周边垃圾容器存放,避免垃圾容器暴露影响市容环境。

(三)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位于黎黄陂路与沿江大道交汇处的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正式开工,该中心集成导览咨询、便民服务、投诉处理等功能,并配备多语种智能交互终端。

(四)完善智慧化服务网络

正在探索打造汉口历史风貌区管理运营线上平台,通过历史建筑3D建模,风貌区特色商家推荐、智能摄像头人流监测、区域内消费数据收集、线上门票“一码通”等方式提升旅客游览体验、提高运营管理工作效率

(五)提升环境品质

启动“城市家具”更新计划,统一设计休憩座椅、标识标牌等街道设施风格,植入汉派建筑元素符号,强化街区文化辨识度。

四、关于明确定位与保护

(一)制定专项规划,明确保护要素

完成汉口八七文博片等7个更新单元实施方案编制和区政府审议工作,其中汉口八七文博片和三阳设计之都片方案已取得更新单元批复。完成“八七”会址片等共6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技术成果已报送至省厅技术审查,据市局反馈待名城保护规划批复后再进行技术审查。

(二)加强历史建筑保护

严格落实优秀历史建筑的日常巡查监管制度,会同第三方巡查公司对优保建筑现状情况展开实地巡查工作。组织街道、巡查公司加强优秀历史建筑消防隐患排查工作;严格规范商户经营范围,备案优秀历史建筑装修、办理优秀历史建筑工商营业执照等;配合市局完成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的初步审查工作。

代表们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方向。后续我们将定期向您几位通报工作进展,欢迎继续监督指导!

江岸区人民政府

2025年5月4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