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人民政府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50458号建议的答复
江岸区人民政府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20250458号建议的答复
邓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江岸区实施创新“彼岸计划”助力加快导入科创资源打造“汉版硅巷”》的建议收悉。在市科创局、市发改委等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围绕实施“彼岸计划”,打造“汉版硅巷”进行专题研究,开展了相关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科创底座不断筑牢
推动“彼岸计划”实施。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企业所需,科创所需,出台《江岸区创新发展“彼岸计划”三年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进一步促进江岸区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召开“彼岸计划”发布大会,发布50个应用场景、5支科创基金、落地三大科创平台等,获得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报道,阅读量达421万次,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打造“汉版硅巷”示范区。编制《汉口历史风貌创新创业特色街区建设方案》,以南至江汉路、北至黄浦路、东至沿江大道、西至京汉大道为界,建设汉口历史风貌创新创业特色街区,区域面积约3.35平方公里。通过实施“彼岸计划”,充分发挥武创院资源链接优势,街区现拥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0个、众创孵化载体5家,集聚科技企业超200家,逐步形成“历史风貌保护+科技创新集聚”的特色发展模式。
二、创新平台能级跃升
持续加强院地合作。湖北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石墨烯膜材料产线已搬迁投产,集聚上下游企业11家。医工交叉产业联合研究中心已选址八医院,目前正在装修。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八医院正式签约,共建“消化与代谢系统疾病纳米医学与工程联合研究中心”。推进武汉大学低空技术与经济研究院、智慧水利与航运创新研究院选址建设,谋划低空经济、智慧航运产业发展。推动武创院的新一代港航技术与装备研究所落地见效,加快导入天恒智航等绿色航运、智能传感领域企业。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长江流域生态管理局建设的“流域水生态智能监测预警与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揭牌运行。长江实验室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正在深化建设方案,初步计划构建4大技术研发中心架构,规划布局9大科学实验装置,配套中试基地及综合管理研发中心。三峡科创园建设长江流域数据要素流通平台,已上架航运、水文等多专业188个数据产品,推出“大禹大模型”。推荐天眼智达、天地云地信申报武汉市企业研发中心备案,米来生物蛋白及多肽技术中试平台、汉烯科技宏观石墨烯材料中试平台获批市级备案。
三、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举办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举办“种子企业路演”“金桥面对面”“种子企业发布”“高企培育政策宣讲”等活动14场,9家“种子企业”签约入驻湖北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匠心城·三阳中心及名创梦工厂等科创平台,发布2025年首批8个应用场景,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2024年获市科创局支持,举办“武创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4场,现场项目签约金额2352万元。打造创新街区。新增市级创新街区(园区、楼宇)面积5.5万平方米,完成38处可利用老建筑摸排,实地查勘萧耀南公馆、卫戍司令部旧址等10处历史建筑,加快空置“老房子”活化利用,为下一步科创企业资源导入打基础。选址岳飞街3号,持续深化与武创院合作,落地科创平台5个,基金1个。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组织开放创新成果应用场景,长江水文局、长江科学院、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等9家单位开放创新成果应用场景10项,中交二航局、汉烯科技获得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共计600万元。
四、政策措施日趋完善
出台科技创新“岸九条”。实施“种子企业育苗工程”,鹏鲲科技、大江锐视等15家初创企业获评首批“种子企业”,其中吸引区外企业9家,将按照每家20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实施“瞪羚企业培育工程”,翌创微电子、武创天恒智航通过“拨转股”瞪羚培育资金公示,启动第二批申报工作,有17家企业提交了申报资料。实施“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征集首批次武汉文旅供应链平台、B2B数字贸易平台等8个应用场景建设需求,并通过武创通平台发布。实施“中小企业集聚工程”,目前已有匠心城·三阳中心二期等10个楼宇提交了申报资料。科创平台建设、众创孵化载体考核、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等政策,正在制定实施方案,将组织企业申报。强化产业政策支持。聚焦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围绕江岸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及未来三年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标,拟定《江岸区人工智能(数字传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江岸区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措施》,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人工智能产业加速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举办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发布会暨AI产业创投会,“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成功揭牌,长江金岸与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共建签约成立AI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为人工智能企业拓展发展空间。赴上海开展招商引资及“楚商回汉”工作,学习创新街区规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基金运作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到访竹子互联网、拜伦文化、地标马克等人工智能企业开展招商引资,成功招引地标马克落户我区。目前山水印象文化、悦多云等6家科技型企业项目落地事宜正在积极跟进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数字传感、半导体等细分领域,重点打造岱家山科创园数字传感产业集聚区,召开智能传感产业链项目推进会,明确园区功能布局与招商方向,目前已聚集了奥森迪科、捷探科技等二十余家优质企业。加快岱山村C4地块一期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5亿元,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园区,目前正在办理项目土地证、规划证等,抓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打造以人工智能为主导产业的科创产业楼宇,截至目前,人工智能大厦已签约芯片设计、半导体研发等方向人工智能企业10家。
代表的建议为我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方向,后续我们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打造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范本,为江岸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江岸区人民政府
2025年5月28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