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636号提案的答复
江岸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20250636号提案的答复
郑明委员:
现将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提案第20250636号提出的关于盘活优秀里分资源,助力打造国家级汉味旅游休闲文化中心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汉口历史风貌区总面积约6.02平方公里,其中江岸片区面积约3.35平方公里,是全市现存的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里分民居保留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江岸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里分修缮焕新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科学规划引领
江岸区高度重视汉口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工作,始终把《汉口历史风貌区实施性规划》作为统揽保护利用工作的总纲,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严格按照产业策划、空间规划、实施计划“三划同步”,制定实施《汉口历史风貌区建设整体工作方案》,将里分保护修缮和保护利用作为重点内容,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抓落实。成立区历史风貌区专班,实行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区历史风貌区专班根据重点任务,制定《江岸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利用工作责任分工表》,协同有关部门、街道和单位逐项推进落实里分业态导入等各项工作。
二、加强活化利用,激活里分焕新动能
江岸区坚持按照“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的原则,统筹推进老里分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将里分特点和区域发展方向有机结合,慎重对待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以“微改造、精运营”理念,完成保元里等老里分保护,植入一批非遗工坊、文化场馆、口袋花园,既留住了“炊烟袅袅”的生活气息,又赋予了“推窗见景”的现代功能,让老里分焕发新活力。咸安坊、保元里等里分保留了雕花门楼与石库门肌理,植入时尚购物、艺术展览、主题餐饮、沉浸式演艺等现代业态,形成新旧交融的消费地标;引导同兴里、泰兴里、上海村等居民和租户自发改实施空间造,将天井院落转化为古着店、文创店、手作工坊,让烟火巷道焕发新生。积极推动延庆里修缮焕新,引入复古商店、设计师买手店、手工文创等业态,计划6月份正式开街,打造创意与艺术的聚集地。同时,持续加强对黄石里等空置里分招商引资,以“老房子+”的模式,争取引进高端定制、非标零售以及首店首牌等多元化的高端商业形态。
三、做好营销推广,推动流量双向转化
近年来,江岸区聚焦风貌区老里分,支持特色里分结合节日热点设置多样主题打卡装置,营造创意氛围。加强与长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合作,依托“大江金岸”“江岸文旅”官方媒体矩阵,对延庆里、保元里、同兴里、咸安坊等老里分展开多维立体宣传推广,进一步打响汉口里分知名度,吸引更多市民游客线下打卡、线上分享。2025年,江岸区依托辖区里分、街区,组织开展“新春打卡来江岸”“相约春天赏樱花”“‘遇见汉口’长江旅游季”等系列活动;策划发布“新春打卡游江岸”等多条City Walk主题线路,将特色里分、老建筑等节点有机串联,进一步丰富旅游体验。今年一季度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接待游客1028.23万人次,同比增长41.6%;“五一”假期期间,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接待游客279.15万人次,同比增长72%。
江岸区将继续配合市文旅集团、金建投集团,抓好辖区里分腾退工作。目前三德里正在对接产业规划工作及代建主体变更工作,待代建主体变更完成后,有序开展初步设计招标及后续方案设计、项目报批工作。汉润里目前已腾退户数70%,腾退面积48%,下步将利用专项债续发契机,加紧推进腾退工作,并完成产业策划工作,具备项目前期启动条件。同时,对已完成腾退改造的里分加强业态导入及营销引流工作,促进保元里、黄石里等里分进一步导入多元业态,助力打造国家级汉味旅游休闲文化中心。
江岸区人民政府
2025年6月9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