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33556049/2025-14018 发文单位 江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 岸政办〔2025〕5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科技
成文日期 2025年04月09日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1日
有 效 性 有效

(岸政办〔2025〕5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岸区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1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字号 :  | 
成文时间:2025-04-09 15:00 发布时间:2025-04-11 15:00 |  来源:江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江岸区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1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9日


江岸区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1号议案

办理工作方案

为高质量办好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1号议案,结合市政府要求和我区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省、市关于“强化以‘用’为导向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中共江岸区委 江岸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岸区创新发展“彼岸计划”三年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加强资源集聚、优化科技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引导,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更好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科创供应链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积极宣传引导科研院所、企业、机构、人才等创新资源上平台,助推平台精准匹配能力有效提升。

——成果转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优化科技网格服务体系,培育50名技术经理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35亿元以上。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力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以上。

——成果转化效率进一步优化。强化科技金融支撑,科技创新母子基金群规模不少于2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400亿元,重点成果项目库入库项目不少于50项,落地“拨转股”项目不少于20个。

二、工作任务

(一)强化资源对接,提升服务能效。

1. 丰富科技资源供给。开展校企双进对接活动,收集具有市场前景的原创性成果、创新性技术,引导科研人员、专利成果、关键技术上平台。强化辖区科技服务机构资源挖掘功能,推动辖区科技型企业成果、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平台集聚,助力科创供应链平台资源汇集。(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团区委,区科协)

2. 推动平台能级提升。支持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武汉节点建设,深化与武创通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推动湖北省石墨烯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现有研发机构创新资源上“链”集聚,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发展和改革局)

(二)深化服务布局,精准匹配供需。

1. 织密科创网格服务体系。组织召开全区科技网格员服务体系工作推进会,组建4个主网格、15个分网格的街道社区、楼宇园区全域覆盖型科技网格队伍,建立“网格长-金融专员-转化专员-企业专员-属地专员”五层联动服务机制。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

2. 激活科技服务机构潜能。支持平台服务机构扩容,推动辖区优质创业辅导、会计审计、法律服务、咨询评估、知识产权、专业技术服务等专业机构加入平台,形成“服务扩容-质量提升-生态优化”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3.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围绕医工交叉、智慧水利等前沿领域,启动建设专业化领域的中试服务综合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智能制造领域建设中试测试认证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用好用活概念验证资金(基金),开展技术熟化、样品试制、测试验证、孵化企业等服务,构建“成果-孵化-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江岸产投集团,各街道办事处)

4. 构建高素质技术经理人矩阵。推动武汉市技术经理人培养基地落地江岸,构建"理论培训-实践培育-水平评价-跟踪提升"全链条培育体系。实施江岸技术经理人规模扩增计划,组织科技网格团队首席服务机构、中试平台、孵化器等单位科技服务人员参加专项培训,打造区级技术经理人储备库。组织科技副总依托平台智能匹配、系统采集企业技术需求,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

(三)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创新堵点。

1. 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链条。孵化引进种子企业,实施“种子企业育苗工程”,全方位开展征集,常态化申报。持续推进“瞪羚企业培育工程”,每季度开展瞪羚专项资金“拨转股”项目申报。大力培育研发型企业,支持涉江治水、智慧城市、工程设计、数字孪生等领域企业内设研发机构升级为独立企业,吸引外地行业龙头在岸设立研发型企业,推动高水平研发型企业集聚。(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发展和改革局,江岸产投集团,各街道办事处)

2. 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对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的院士专家团队,推动医工交叉产业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投运、湖北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运行见效。支持龙头企业建设“长江实验室”等平台,导入科技资源,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江岸产投集团,一元街道办事处,大智街道办事处,四唯街道办事处,劳动街道办事处,后湖街道办事处,塔子湖街道办事处)

3. 持续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支持辖区内长江设计、三峡集团等龙头企业上平台,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开展技术攻关,承担科技重大专项。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扩大知识产权普惠覆盖面,引导企业申报中国专利奖、湖北省专利奖、省三大工程等各类高价值专利培育及专利转化项目。(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4. 强化科技成果全周期管理。开展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工作,面向社会常态化征集科技成果。推动概念验证项目、中试项目、科技成果项目上平台。支持辖区金融机构与科创供应链平台科技成果对接,推动优质项目转化落地江岸。(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

(四)联动政策资源,协同创新生态。

1. 健全政企共投风险共担保障机制。发挥江岸基金及其子基金产业引导作用,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种子期初创企业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力度。加大社会资本引导力度,积极推动设立银行系AIC基金,聚焦重点产业赛道、科技企业、优势项目开展各类股权投资,形成政策引导与资本赋能的协同创新生态。(责任单位:区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江岸产投集团,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

2. 丰富科技金融产品供给。用好企业创新积分系统,探索开展创新积分制,推广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支持泰康在线、光大金租、武汉农商行等金融总部机构加强对科技型企业支持。落实科技创新券申领兑付工作,建立“政策宣贯-申报指导-兑付跟踪”机制,激发科技型企业创新动能。(责任单位:区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

3. 完善平台制度保障支撑体系。推动辖区企业在科技创新链上发榜、科研人员揭榜开展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平台提供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在武创通平台上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构建多方共赢的创新生态。(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

4. 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围绕绿色环保、数字建造、人工智能等领域,举办江岸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办好首届“岸创荟”科技创新大赛。每月举办“金桥面对面”、“亲清政企恳谈会”、青年就业创业等活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人力资源局,团区委,区工商业联合会,各街道办事处)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2025年3月)。研究制订办理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各责任单位根据分工制订办理工作方案。

(二)办理落实阶段(2025年4月-10月)。各责任单位根据工作方案,扎实有序推进办理工作,每月报送办理工作简报,6月底前报送半年工作总结。

(三)总结汇报阶段(2025年11月-12月)。各责任单位形成1号议案办理工作年度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区办理工作总结材料。

四、工作要求

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负责统筹抓好方案落地实施,指导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任务实施工作。各责任单位对照工作方案目标和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优质高效完成办理工作。


附件:

关联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