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33556049/2025-18579 发文单位 江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 岸政办〔2025〕13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科技
成文日期 2025年06月24日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4日
有 效 性 有效

(岸政办〔2025〕13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1号建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字号 :  | 
成文时间:2025-06-24 15:00 发布时间:2025-06-24 15:00 |  来源:江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1号建议案办理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23日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1号建议案

办理工作方案

为高质量办好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1号建议案,结合市政府要求和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武汉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要求,结合《江岸区创新发展“彼岸计划”三年实施方案(2024-2026年)》实施,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创新策源能力实现突破。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重点企业积极建设企业研发中心等市级以上科创平台,力争辖区市级以上科创平台突破88家。

——创新主体地位深度巩固。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7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15%。

——成果转化效能加速释放。围绕智能传感、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和优势产业建设中试平台2家,积极宣传湖北科创供应链武汉节点功能,培育技术经理人超100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20亿元。

——科创生态持续优化升级。助力打造全国科技金融中心,发挥首发展武创江岸科创(武汉)投资基金带动作用,三年内力争招引股权投资机构3家以上。推动“江岸高层次人才工程”提档升级,吸引来岸留岸就业创业大学生2.5万人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激活创新引擎。

1.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对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的院士专家团队,推动智慧水利与航运创新研究院、医工交叉产业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投运、湖北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运行见效选址建设。推动武创院的新一代港航技术与装备等创新单元落地见效,导入科技资源,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卫生健康局、江岸产投集团)

2. 加强技术攻关合作。依托辖区内涉江治水的重点企业和科研单位,在智慧水工、人工智能等领域组织企业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在水资源智能预测、河湖库遥感监管等领域解决“卡脖子”技术,推动辖区科技型企业成果、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创新平台集聚。持续跟进“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选定一批优质项目,做好资源导入和项目培育工作。支持申报市级技术创新项目,提供“一对一”辅导,推动项目落地见效。(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团区委、区科协)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通创新堵点。

1.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力度。围绕智能制造领域建设中试测试认证实验室,围绕智能传感领域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用好用活概念验证资金(基金),开展技术熟化、样品试制、测试验证、孵化企业等服务,构建“成果-孵化-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江岸产投集团)

2.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打造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服务产业发展,推动重点企业、医疗机构登记科技成果,遴选高质量成果纳入市级重点成果库。与武创通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建设武汉市技术经理人之家,着力打造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高端服务枢纽。鼓励企业吸纳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促进技术合同成交,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卫生健康局)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壮大创新力量。

1. 落实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政策。实施“种子企业育苗工程”,遴选一批初创企业,每季度组织种子企业遴选工作,全方位开展征集。持续推进“瞪羚企业培育工程”,精选一批创新能力、专业领域新的、城镇速度快的科技企业,每季度开展瞪羚专项资金“拨转股”项目申报。(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江岸产投集团)

2.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辖区内三峡集团、中交二航局等龙头企业,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开展技术攻关。大力培育研发型企业,支持涉江治水、智慧城市、工程设计、数字孪生等领域企业内设研发机构升级为独立企业,吸引外地行业龙头在岸设立研发型企业,推动高水平研发型企业集聚。(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发展和改革局)

(四)增强科创环境支撑,优化创新生态。

1. 举办创新创业活动。围绕绿色环保、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举办江岸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办好首届“岸创荟”科技创新大赛。每月举办“金桥面对面”、青年创新创业等活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依托湖北科创供应链武汉节点,发挥“4+15”科技网格服务效能。(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团区委)

2. 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做好“楚天英才”“武汉英才”等政策宣传工作,发行“大江金岸英才卡”,优化升级“人才一岸通”服务平台,满足人才团队个性化需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组织开展科普活动,不断厚植科技创新沃土。(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区科协)

3. 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发挥江岸基金及其子基金产业引导作用,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种子期初创企业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力度。加大社会资本引导力度,积极推动设立银行系AIC基金,聚焦重点产业赛道、科技企业、优势项目开展各类股权投资,形成政策引导与资本赋能的协同创新生态。(责任单位:区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江岸产投集团、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2025年5月)。研究制订办理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各责任单位根据分工落实相关工作。

(二)办理落实阶段(2025年6月—7月)。各责任单位根据工作方案,扎实有序推进办理工作,按要求报送办理工作阶段性总结。

(三)总结汇报阶段(2025年8月及以后)。各责任单位梳理总结责任事项办理情况形成工作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区办理工作总结材料。

四、工作要求

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负责统筹抓好方案落地实施,指导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任务实施工作。各责任单位对照工作方案目标和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优质高效完成办理工作。


附件:

关联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