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岸区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岸政办〔2021〕26号)的政策解读
近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江岸区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针对我区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园林建设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我区园林建设的重要依据。现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遵照市委、市政府“十四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的总体部署,根据“十四五”时期江岸区园林绿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江岸区园林工作实际,在总结“十三五”时期经验基础上,编制“十四五”时期园林发展规划。
二、编制过程
区园林局组建“十四五”工作专班及编制小组,多次组织现场踏勘、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并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形成规划各阶段成果。分别对该规划阶段性成果召开各层面征求意见座谈会,结合群众诉求、专家意见,修改完善。通过专家评审会后,最终形成此《规划》。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六个部分,包括“十三五”发展回顾、“十四五”发展形势、“十四五”发展思路、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
(一)发展回顾与发展形势
《规划》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江岸区全力推进“十三五”规划目标实施,圆满完成军运会绿化任务,实现了全区绿量明显增加,绿化品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显著优化等工作成果;提炼了建设用地移交问题等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区绿地资源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等发展挑战;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等为园林事业增添了强劲动力和发展机遇。
(二)发展思路
《规划》围绕“汉口之心,美好江岸”总体定位,提出以建设公园城区为目标,持续优化生态绿城空间布局,构建生态园林体系,增加绿色资源总量,提升生态功能品质,推进人、城、境、业和谐统一,提升市民绿色福祉。具体通过实施“A型绿廊、四区一带”绿地建设,构筑优美宜人的生态空间,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岸。到2025年,江岸区将实现建成区绿地率42.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18平方米。
(三)主要任务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公园城市体系,主要是建设江岸区西北面临三环线生态景观带、东面临长江绿化带与武汉大道绿化带构成“A”型生态景观绿廊;建设重点片区公园、绿地,口袋公园;建设提升重点道路绿化景观,结合林荫道、绿道建设,编织生态绿网;建设拓展绿色空间;建设优化滨水景观;探索建设智慧园林。
二是凸显特色魅力,优化提升“四区一带”,主要是建设提升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滨江国际商务区、后湖产城融合示范区、长江新区谌家矶片区、建设大道金融产业带,突出各片区景观的特色、亮点。
三是推进管理创新,落实全过程管理。
四是开放共享惠民,弘扬园林绿化生态文化。
(四)重点项目
江岸区“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包括生态公园建设提升工程、生态绿网建设提升工程、口袋公园建设提升工程、立体绿化与彩化工程、智慧园林工程等五个方面。
(五)保障措施
从加强组织领导、突破用地瓶颈、严格依法治绿、加强宣传引导、引导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保障规划落实。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