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边栏
城市日历 查询服务
政务微信
无障碍
智能问答
收起边栏

音频文字解读:关于江岸区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的解读

【打印】 【下载】 【 字体:   】
2021-12-24 10:10:00来源:武汉市江岸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江岸区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编制情况的解读

为落实《江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引导江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三中心一基地”,编制印发《江岸区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十三五”时期,江岸区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为导向,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升级发展,积极建设“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市前列。

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江岸区服务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发展形势,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时代发展大势、国家和省市发展大局中找准江岸服务业发展的定位;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做好服务业发展的“谋篇布局”,以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科学编制全区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江岸区服务业发展目标、方向和路径,描绘好未来五年全区服务业发展蓝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编制过程

为高水平编制好《规划》,强化对“十四五”时期全区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引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前期调查研究基础上,2020年,区发改局牵头启动了《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全区各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和各街道意见建议,在充分衔接国家、省、市、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基础上,规划编制组反复修改完善文稿,确保《规划》充分体现国家、省、市的总体要求和江岸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于2021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2021年12月,经区人民政府同意,以岸政办〔2021〕26号文印发了该规划。

三、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七个章节,分别是“十三五”发展成效、“十四五”发展环境、总体要求、重点领域、空间布局、增强服务业竞争力、保障措施,重点从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三方面描绘了“十四五”时期全区服务业发展蓝图。

(一)分析发展基础和环境,找准服务业发展着力点

重点从规模总量、产业结构、新旧动能、项目招引等4个方面对江岸区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从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区域环境三个层级总结江岸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综合判断,江岸区服务业存在总量规模不大、内部结构不优、人才集聚不足、产业融合不够、发展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不强等问题。十四五阶段,江岸区服务业发展重点在提升服务业能级、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加快引领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福祉、增强发展动能。

(二)明确发展目标和领域,确立服务业发展方向

坚持以服务业创新升级发展来推动全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力争2025年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和贡献进一步增强,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总量规模居中心城区前列。

服务业发展要实现规模扩增、结构优化、能效提升三个目标。规模扩增。要素集聚、资源优化,服务业市场主体明显壮大,枢纽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6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80%以上。结构优化。服务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较快增长,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2025年,金融保险、创意设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服务业支柱产业占GDP比重达65%以上,线上交易额达到千亿元以上。能效提升。服务业对创业就业、消费扩容和财政税收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打造一批全国知名服务业企业、品牌和高端商务楼宇。2025年,全区纳税亿元以上楼宇达到26座以上。

服务业发展要着力提升金融保险、创意设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五大支柱产业能级,增强产业集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区域影响力,形成全区现代服务业能级提升的核心支撑和主导力量。要着力发展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市场规模,培育专业品牌,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快打造全区产业发展新引擎。要不断增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特色产业效益。

(三)强化发展举措和保障,确保各项发展目标落实

“十四五”时期,江岸区将从创新驱动、主体培育、智力引进、重点项目、平台建设等五个维度着手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健全实施机制、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政务服务、完善监督考核,着力营造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数字赋能。深入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全链条金融、供应链金融。依托“长江金岸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做大做强“在线经济”。

二是加强主体培育,激发市场活力支持服务业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力争每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家以上。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中国服务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等头部企业在江岸设立总部、区域总部或功能性总部。

三是凝聚智库力量,打造人才高地。依托长江金岸人才港,聚焦服务业特色领域和新兴行业,优化人才引育、评价和激励机制,集聚一批海内外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

四是建设重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围绕金融保险、创意设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支柱产业,精心策划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拉动作用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服务业项目。

五是支持平台建设,加强示范引领。加快推进建设大道金融产业集聚区、武汉天地总部经济集聚区、长江左岸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鼓励国内外有品牌、有经验的专业机构参与集聚区的投资和运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