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实习生张鹏举)7月5日,从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武汉市累计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1826个,同时,地毯式点位排查为精细化实施长江大保护积累了重要的原始数据。
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数据显示,长江武汉段共有1842个入河排污口,管住这些“闸口”,才能让母亲河免受伤害。近年来,武汉市向社会公开发布《武汉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长江排污口溯源整治被纳入其中核心行动,作为继续巩固提升长江大保护的十大标志性战役。
2021年6月,武汉市政府印发《武汉市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区政府为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辖区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对各个职能单位进行了细化分工。
一头连着江水,一头连着人类社会污染源,排污口是一道不得不守的“闸门”。近年来,通过人工检查、技术排查、资料核查等方法,采取无人机航拍、地面检查等形式,查清长江武汉段入河排污口对应的排污单位及其隶属关系,确认责任主体,建立责任主体清单,武汉市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原则,对部分立行立改问题进行整治。2021年7月起,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查测溯治,对生态环境部交办的1842个排污口开展了二次排查、核准、溯源工作,指导各区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对满足要求的排污口(非排污口除外)完成分类命名编码、竖立排污口标志牌等。
作为长江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相当于全面堵住污水直排入江。但每个排污口的情况各不相同,十分复杂。为此,武汉市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排查、核准、溯源基础上,协调各单位、各部门,为长江入河排污口制定了“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并按年度细分了排污口整治任务及数量,计划2025年底全部整治完成,并建立比较完善的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长效机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