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起始源头,推动社会治理从末端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型,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100余件,重大疑难纠纷12件,调解成功率突破99%,从“小调解”走向“大治理”。
网格化排查筑牢“预警前哨站”。区司法局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排查网络,依托16个基层司法所、949余名专兼职调解员,开展“拉网式”专项治理排查。运用“平台+报告”模式,有效识别邻里、劳资、物业、涉校等6类纠纷高发领域,建立红色预警,进行重点工作预警提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社区排查280余次,涉企矛盾纠纷排查240次,涉校矛盾纠纷排查72次,成功化解邻里纠纷654件、涉企矛盾纠纷168件、涉校矛盾5起纠纷,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
专业化调解跑出“调处加速度”。建立矛盾纠纷“5分钟响应圈”,在工业园区、商圈楼宇等矛盾多发区域开展“流动司法所就地调”“金牌调解员巡回调”工作机制,组建医患、涉军、涉校、家事等专家调解库,创新“行政复议调解+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调解”等多元解纷模式,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一案一专班”。今年以来,成功化解涉及100余人的群体性欠薪纠纷等重大疑难纠纷12件,纠纷平均调解时长缩短至3.4天。
协同化治理构建“共治生态圈”。推动调解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联合公安、信访、卫健、住建等部门建立“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复调对接”机制。创新推出“调解法律建议书”制度,针对高发问题向卫健等部门发送治理建议6份。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人民调解+”工作模式,推动建立矛盾纠纷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整合各相关部门数据资源,构建预测预警预防的社会治理新生态,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