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边栏
城市日历 查询服务
政务微信
无障碍
智能问答
收起边栏

江岸区卫健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打印】 【下载】 【 字体:   】
2025-01-03 08:38:00来源:江岸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江岸区卫生健康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江岸区卫健局承担市级绩效目标2项,应急献血和托育托位目标任务均已完成。江岸区卫健局超常规纵深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列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省级现场评审,长航总医院与辖区2家中心建立专科联盟关系,全区省、市级卫生街道覆盖率达到100%。

(一)固强补弱,健全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

一是稳步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做好各类疫苗特别是儿童常规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工作,全面推进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补种的适龄女生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开展四类预防接种门诊分级考评,实现AAA级及以上门诊全覆盖,AAAA级及以上门诊达到总数的14%。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一经发现均及时上报,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控制,未发生疫情扩散。

二是深入做好慢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出台《2024年江岸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方案》,向相关部门、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项培训和政策解读。全区现有健康社区71个、健康单位19家、健康学校12所、健康食堂12个、健康餐厅/酒店10家、健康主题公园3个、健康步道4个、健康小屋4个、健康家庭211个,健康支持性环境初具规模。

三是不断优化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应用长效针剂门诊治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工作,按照“就近就便、属地优先”原则,将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二七院区)定为长效针剂定点医疗机构,为辖区患者接受长效针剂治疗提供便利。打造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进驻江岸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引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公司,驻点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拍摄江岸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宣传片《安心之处即是岸》。

四是全力开展健康风险因素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与营养工作。依托我区1家病原学主动监测医院(武汉儿童医院)、6家哨点医院和20家报告医院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响应市级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组织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对推选学校进行现场联合评审,向市卫健委推荐4所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

(二)共建共享,深入推进健康江岸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积极组织各责任单位对标对表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三轮暗访评估问题点位整改393个,全区各类场所卫生状况不断改善。

二是深入开展“323”攻坚行动。辖区心脑血管、脑卒中、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等专病防治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我区高血压患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管理56369人,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管理23413人。完成结肠镜筛查449人,发现结肠息肉病例25人、进展期腺瘤息肉17人,均进行治疗及随访。完成慢阻肺问卷筛查17513人次。

三是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全区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病媒生物防制和健康科普宣传等工作,全区四害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做好健康细胞建设现场评估工作,全区省、市级卫生街道覆盖率100%。

四是多形式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组织全区医疗机构开展全民营养周、世界无烟日等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发布科普信息406篇。积极开展健康巡讲活动,共开展健康巡讲“五进”活动8次,利用市级科普专家库平台联系健康促进活动15次。圆满完成2024年江岸区居民健康素养和成人烟草监测点现场调查,2024年江岸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达到41.7%。

(三)量质并举,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一是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制定辖区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积极推进相关区级质控中心成立,2024年新设置江岸区医疗、临床药学等6个区级质量控制中心,呼吸、药学等5个分中心。

二是坚定不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辖区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均与三级以上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长航总医院与辖区2家中心建立了专科联盟关系。持续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将检验结果互认范围扩大到92项,新增互认检查项目60项,目前辖区8家三级以上医院完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基层医疗机构对上级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实施认可或调阅,我区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列入2024年省卫健委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

三是持续推进平安医院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辖区三级医院均完成智慧平安医院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医疗纠纷审判质效和化解实效,区法院、区司法局和区卫健局联合建立医疗纠纷“诉前鉴定+多元化解”协作合作机制。

四是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等级提标,全力推进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岱山医院)项目建设。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医联体上级医院安排专家加入团队提供指导服务,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21支,优先签约服务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对象。结合基本公卫服务宣传和“5·19”世界家庭医生日活动,打通基层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下沉社区设置巡诊点广泛开展义诊、巡诊宣传活动。

五是聚焦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积极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工作,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3月顺利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现场评审。充分发挥市中医医院的龙头带动力量,与辖区19家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中医医疗联合体,从技术层面带动创建工作纵深开展,使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联合区文旅局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评定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为区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并推荐申报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四)聚焦需求,持续优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一是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婚前医学检查、孕妇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工作。全区未发生孕产死亡病例,孕产妇健康管理率100%,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落实率100%。区妇幼保健院新建设“妇女营养专科”重点专科。

二是持续推进托育服务能力提升。在人口密集的花桥、百步亭、塔子湖片区建成并运营3家公建民营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提供稳定性普惠托位300个。截至目前,江岸区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99家,提供托位4897个(其中独立托育机构提供托位1633个,幼儿园向下延伸举办托班提供托位3264个),建成政府主导普惠性托育机构的街道目标数16个。

三是全面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持续开展医养融合康复服务,选取西马中心、花一中心、二七中心、塔子中心为江岸区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试点单位,均已通过市级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试点机构评审。全区医养结合机构共有养老床位数1516张,医疗床位数372张。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为65岁以上老人签约44706人,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4.54万人,向2.1万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五)狠抓落实,强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障

一是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区卫健局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年绩效目标管理,坚持法治政府建设不放松,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执法检查、案情调查、处罚告知和送达等执法过程中,全方位、多渠道对管理对象进行普法宣传。扎实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辖区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

二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试点区卫健局深入推进“极简审批+审管联动”改革试点,精简规范卫生健康领域各类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时限,政务服务基本实现“一网通办”。2024年,区卫健局将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申请办理、健康领域无违法违规信息核查和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等3件主题事项纳入江岸区“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复制推广,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

三是全面履行平安建设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024年以来,以消防安全为重点,不断健全卫健系统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统筹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初期火灾扑救能力提升行动,做好夏季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宣贯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个。

四是持续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做好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的招商引资服务,2024年对接洽谈企业16家,成功落户2家。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方案,进行塔子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施工建设工作,开展十大家U-11地块项目代建招投标工作,推进区疾控中心(血防中心)项目建设(回购)工作。

二、2025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优化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

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充分发挥区监测预警中心作用,持续开展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及早发现聚集性疫情预警信号,减少规模性疫情发生风险。持续开展重点传染病防范应急处置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传染病能力。以疾控监督员工作为契机,加强区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应急处置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决策支持。

(二)持续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育

争取市、区级相关人才政策,促进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和基层卫生人才留用。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集聚和培养各类型优秀人才。加强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全科转岗培训和全科规范化培训,全方位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做好系统干部队伍培训和干部学历提升工作,充实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三)持续推进健康江岸建设

持续落实“健康江岸2035”规划,加大营造健康生活宣传氛围,提高卫生健康知识普及率,培养群众养成良好卫生文明习惯。持续推动“323”攻坚行动,构建上下联动、紧密衔接的防治体系。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加强部门协作,着力抓好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重点薄弱部位的环境卫生整治,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下沉,促进分级诊疗,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深入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解决重复医学检查检验、加重群众负担问题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建立健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体系,督促各医疗机构加大互认力度。全面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水平提升,开展患者安全、手术安全提升、病历内涵质量提升等行动。

(五)持续推进托育服务多元发展

进一步推进0-6岁托育托幼一体化。全区幼儿园向下延伸开设托班尚有一定空间,区卫健局将继续争取区教育局支持,引导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向下延伸收托依托社区推行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鼓励街道、社区利用现有场地资源设置社区“临时托”“安心托”等小规模托育点,将家庭科学育儿服务项目纳入民生惠民项目,为辖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一定次数免费托育服务及科学育儿指导。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