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城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环境品质国内一流”和交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在执行上下功夫,在落实上用实劲,坚持创新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统筹推进城市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畅通机制、高效协同,不断增强城市管理效能
强化统筹调度。常态化马路办公,各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持续凝聚工作合力。坚持一线调度,现场查找城市顽疾,协调解决管理难题,加强高频问题分析研判,完善突出问题预警提醒,落实重点问题跟踪督办,跟进整改问题500余件。完善勤务模式。优化全天候视频巡查机制,实现重点区域突发问题快查快处。坚持区街联动、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圆满完成汉马、跨年夜、“五一”“十一”、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烈士纪念日等市容环境整治工作。提升应急效能。高标准推进铁路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改交办问题37个、自查自改问题123个。成功应对两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全市首创“融雪防冻工作手册”,获全市推广,调度扁平直达、科学精准,成效显著,荣立全市唯一的集体三等功。推进科技赋能。提高信息化平台运维质量,物联感知设备上线率、数据完整性保持100%。高效处置群众投诉4.5万件,签收率、处置率、回告率、回访率均达100%。深化共同缔造。创新组织重点区域商户座谈会,探索推进商户自治。落实“文明交通 畅行武汉”行动,开展文明交通公益宣传,引领社会风尚。常态化开展每周集中行动,组织清障行动27次,清除各类道路障碍物2600余处,拆除历史存量违建8.97万平方米,发动40余万人次参与清洁家园活动,清理暴露垃圾和废弃物0.5万吨。
(二)坚持对标提质、聚力攻坚,奋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市
扩面推进精致环卫。优化环卫作业勤务模式,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覆盖率达100%,重点区域勤务执行率保持98%以上。攻坚推进垃圾分类,完成438条道路容器清退,创建退桶示范道路5条,440条道路纳入定制化收运服务范围,培育市级“金牌宣讲员”2名,1064个居民小区完成“撤桶并点”工作。加快前端分类设施建设,改造亭棚式投放点32个,建设分类收集屋2座。全力推进环境整治。优化区街联勤联动、部门打样定标、街道长效控管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机制,由点及面全方位整治10个重点区域,带动全区主次干道、景区商圈、网红打卡点市容环境大幅提升。聚焦微改造精提升,实施背街小巷和空置地块环境综合整治,48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成效显著,9个空置地块完成验收,秋桂公园打造示范空地。推进市容市貌治理,整治5条道路架空管线,整治违规广告招牌1620处。全面推进综合执法。处置占道经营2.7万起、“三乱”问题2.5万处,全域推广设置高精度共享单车电子围栏2700处,序化乱停放共享单车80万辆,办理油烟噪音类案件95件。以特色街区和早夜市提档升级为试点,规范设置外摆经营点位60处,成效向全区推广。整治提升解放大道台北路口、三阳路和赵家条地铁站等重点区域围挡,打造示范样板。改造提升环卫设施。新改建公厕4座,完成27座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完成新春垃圾转运站除臭设施更新和新村垃圾转运站场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百步亭、澳门路2座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方案完成,有效解决垃圾转运站的异味大、环境卫生差等问题。
(三)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强化燃气安全监管。加快推进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完成112公里30年以上“问题管网”整治,完成户内改造5.71万户、“瓶改管(电)”7378户。建立燃气安全长效管理机制,高位统筹,严格执法,督促整改隐患5000余个。开展“打非治违”行动116次,暂扣钢瓶225个,办理一般案件75件,罚款近37.1万元。强化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管养维护。维修各类道路2.3万平方米,整治井盖3298个,维护管理城市家具2627处,整改桥梁病害101处,完成缘石坡道降坡改造240处,完成桥隧年度安全检测,39座桥隧设施运行良好。强化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安全管理。排查整改残破花污、设施结构腐蚀等一般隐患127处,其中拆除影响消防救援户外广告招牌13处,深入开展户外广告安全检测,累计检测62处,督促6家大屏单位配置安装监控设备,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四)坚持源头监管、优化服务,持续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深入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为企业办理交通服务事项3.2万件,持续保持全满意评价。全力推动交通运输绩效目标完成,2024年,其他交通运输和仓储业营业收入预计完成21.6亿元,同比增长33.2%。1-11月,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5.1%。定期走访包保企业,落实点对点精准服务,挖掘“小进规”企业8家,指导9家货运及物流企业申报配套扶持资金奖励,组织推荐2024年度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现代物流、综合交通领域人才(团队)10名。支持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累计报废国三及以下货车99台,帮扶申领补贴428.4万元,推动道路货运绿色转型。压紧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坚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第三方安全检查评估,定期排查梳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点,督促普货企业和“两客一危”重点企业整改隐患问题536个。积极推进出租车、驾培、汽修行业规范提升专项行动,联合检查巡游出租车、网约车11942台次,督促整改问题6211个,全覆盖检查驾校27次,下达整改通知书2份,约谈驾培机构1家,指导汽车维修企业整改问题47个。联合开展整治超限超载专项行动69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68台,罚款23.6万元。深入推进港口船舶污染防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相关工作顺利通过依法治市委员会验收,完成5座码头岸电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区货运码头岸电设施实现全覆盖,船舶水污染物转运、处置率均达100%。
(五)坚持政治引领、忠诚履职,全力保障机关有序运转
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高质量完成区委政治巡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先行区建设专项整改和燃气领域专项巡察整改工作。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要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委集中学习29次,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4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深化、内化、转化。从严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指导10个党组织按期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培育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46名,发展预备党员5名,组织25个基层党支部落实“双报到”制度,积极参与服务社区工作,获评“优秀志愿服务单位”。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径,联动拓展“党建圈”,组织交通运输企业80余名司机参加党纪学习教育,推动“两新”组织带头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全面抓好意识形态建设。在各大媒体平台刊稿600余篇,发掘报道工农兵路女性环卫班组等一批典型模范、先进事迹,社会反响良好。建强用好网评队伍,围绕江岸城管正面宣传,打造精品网评作品,唱响社会正能量主流声音。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问题,实时关注负面舆情,主动发现舆情风险信息2条,及时处置区委网信办转办舆情案件20件,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统筹协调局领导班子成员领办民生事项11件,均已全部办结。组织开展“群腐”问题集中整治排查3轮,推动整改问题55个,建立健全完善机制17个,向区纪委移交问题线索2条,处理31人次,集中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加强执纪监督制度落实与创新,压实监督责任,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政提醒,组织排查违纪风险点8次,制发工作通报2期。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深化运用“四种形态”,今年以来,开展廉政谈话34人、提醒谈话44人,批评教育10人,党内警告6人,问责处理8人。持续优化法治建设。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服务效能,完成“企业城市管理领域无违法违规信息核查”和“企业交通运输领域无违法违规信息核查”事项认领。严格贯彻落实城管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卷宗评查,选送11件城管执法案件进行法制审核,切实规范执法程序和行为,推动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升。提升机关运行效能。高质量完成区委、区政府各项目标任务,高效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37件。严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加强涉密载体常态化检查和涉密人员日常管理,定期排查保密工作落实情况,全年未发生泄密事件。紧盯档案管理新规,及时修订档案“三合一”制度,档案工作顺利通过省一级复审验收。持续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完成2024年度全局预决算公开,配合区财政局对我局的专项债资金、公车使用管理和三公经费等专项检查,未出现违规问题。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全力做好重点人员和重点群体稳控工作,重要时间节点均未发生越级和群体性上访事件,依法依规办理阳光信访平台投诉件146件,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保持100%。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排查重大风险事项2项,城市桥隧和燃气公共安全领域阶段性工作整改销号,配合推进大屏宣传活动,国家安全宣传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冲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区城管局将始终坚定信心,勇担责任使命,继续下足绣花功夫做实做细城市管理和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努力为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示范引领区作出应有贡献。
(一)健全完善综合统筹协调机制。围绕市级考评办法完善区级评价体系,结合薄弱单项,制定整改任务清单,全面压实工作职责。针对年度考评模式,强化月度、季度工作进展通报,落实落细每日预警和每周分析,充分调动街道工作积极性。坚持开展马路办公和市容秩序巡查,完善问题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反馈的闭环管理,助力街道落实长效控管。定期梳理投诉件办理情况,通过联席会、督办件等方式跟踪督办,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持续巩固精细化三年行动工作成效。统筹城管、住更、园林、水务、环保、交通等部门,对标一流城市,持续提升设施功能、建设精品园林、塑造靓丽市容、改善居住环境、实施畅行交通。通过开展“文明交通、畅行武汉”行动、围挡集中整治、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整治等专项活动,探索区域分级管理模式,推动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加强全域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紧盯小微空间改造持续深耕、持久发力,力争打造更多品质示范点。
(三)加速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强化用气末端设施更新,积极推进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二期项目。持续开展户内安全设施“三件套”查漏补缺行动,全覆盖检查瓶装气用户和餐饮用户,确保正确安装、规范使用。常态化普及燃气安全知识,凝聚共同抵御燃气安全风险共识。充分发挥燃气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机制作用,深入排查各类燃气安全隐患,严厉查处“黑气点”、野蛮施工破坏燃气设施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精细化维护工作,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市民出行安全通畅。围绕道路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加强隐患动态排查治理,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助力交通物流经济稳步提升。贯彻落实企业全覆盖走访,坚持实地核查、深入调研,不断加强重点企业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主动了解企业需求,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助力重点企业发展壮大,确保行业营收增速稳定持续增长。优化行业结构,加强规上货运企业培育,持续推进道路货运企业全覆盖排查,坚持开展货运企业入规奖补政策宣讲,帮扶意向企业早日“入规纳统”,扩大规上货运周转量规模,提升规上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的比重。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