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残疾人专区 无障碍繁体登录注册

关于武汉市江岸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字号 :  | 
发布时间:2018-03-26 09:42 |  来源:区扶贫办

关于武汉市江岸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1225日在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武汉市江岸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朱良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围绕“创新活力城区、幸福美丽江岸”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先行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区、老汉口历史文化核心区、法治示范区、生态宜居城区等五区建设,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加快促进新民营经济突破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8.3%左右,低于预期目标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增长8.5%,低于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10.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7%以上,达到预期目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5%,达到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3亿元,增长5.5%,超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亿元,增长10.5%,超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6亿元,增长8%,超预期目标3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总额706.7亿元,增长45.6%,超预期目标25.6个百分点,居全市前列;实际利用外资4.62亿美元,增长26%,超预期目标11个百分点。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3个。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35亿元,同口径增长10%,达到预期目标。

受市场环境偏紧、房地产无房可售、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转型不够、工业企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等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

双创建设突破发展获批“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重点推进汉口文创谷、岱家山科技创业城、百步亭·爱社区众创空间、工科院孵化器、武汉金凰智汇信息技术产业园等双创平台建设,初步形成“1+5+N”的双创发展格局。成功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省市主会场和6个分会场活动,吸引投资11.3亿元,发布双创政策20条。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5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0家。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大力实施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截至12月15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5天,同比上升5.8%。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8%,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3%,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市定目标。综合整治水生态环境,鲩子湖、塔子湖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Ⅳ类。实施“花开三镇”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总面积13.6万平方米。完成十大家游园、新春游园、汉孝城际铁路防护林等建设。预计绿化覆盖率达到42.75%,绿地率达到37.38%。受岱山文化公园、汉口江滩四期、后湖公园三期等大型公园建设用地未完成征收拆迁影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75平方米,低于预期目标7.1个百分点。江北快速路、建设大道延长线等项目征地征收按期推进,完成20条道路建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400余个。实施“美丽街区、幸福社区”建设计划,完成劳动街道解放公园片等五个片区。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增就业2.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8%。新增创业担保贷款4855万元。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低于预期目标0.7个百分点。社会保险参保净增4.47万人次。建成保障性安居住房6069套,分配入住8329套。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设施配建工程,完成15所现代化学校改造,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1530个。加大医养结合力度,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总床位数达到10000张,千人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10张。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108.91,控制在目标值范围内。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50个。全年开展大型文体活动120场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12%。

(二)旧城区改建计划完成情况

完成新兴街片、收容所地块、交易街片、牛奶厂片等征收签约工作,启动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6期等旧城改建项目,推进制泵厂地块、尚德里11—14号、西马片、合作路地块、洞庭小路地块、武汉二中宿舍、劳动新村片、为群四村片、工农村、三阳路实验学校地块、谌家矶商业储运地块等旧城改建项目征收前期工作。预计旧城改建房屋征收拆迁完成65 万平方米,超预期目标30个百分点;城中村改造房屋拆迁110万平方米,超预期目标83.3个百分点。

(三)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

据年初计划和中期调整,2017年全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共146项,总投资109.92亿元,当年计划投入资金46.32亿元,其中区财政资金13.35亿元。预计年度完成区财政资金投入11.95亿元,其中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97项,实现区财政资金投入7.78亿元;实施社会民生项目47项,实现区财政资金投入3.79亿元;实施经济项目2项,实现区财政资金投入0.38亿元。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

2018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抓好产业大提升、城区大建设、文化大繁荣、民生大改善、基层大治理,加快建设“创新活力城区、幸福美丽江岸”,在“三化”大武汉建设、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中充分展现江岸新作为。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衔接市年度计划初步安排和区“十三五”规划等,提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招商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保持良好态势。引进投资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2个。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创新发展主要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6家以上。

态文明主要目标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空气质量优良率完成市定目标。绿化覆盖率达到43.50%,绿地率达到37.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5平方米。

民生保障主要目标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增就业2.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社会保险参保净增1.9万人次。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养老等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三、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双创体制机制、载体、主体的全面突破,推动双创要素加速集聚。科技及产业顶尖专家达到120名,高水平双创人才达到2000名,引进创新创业或投资的知名校友10名。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完成区域信用试点示范各项工作任务。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市场化运作,吸引集聚各类新型金融机构30家。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双招双引”精准落地,加快引进和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百亿产业培育工程,打造金融、商务商贸、文化旅游创意等百亿产业集群。促进旅游大发展,依托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打造闻名全国旅游景区。加快经济发展载体建设,统筹推进一批亿元楼宇、“新两园”项目建设。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8.5%。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外贸出口预期增长3%。

(三)加快推进亮点区块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加快汉润里、三德里、保元里、合作路等改造。推进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整体开发,启动周大福金融中心、武汉国华金融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长江新城谌家矶片区规划建设,完成谌家矶4个村统征储备工作,推进国有土地征收和还建房建设。全年列入旧城改建房屋征收计划共23个项目,完成“三旧改造”征收拆迁20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2个村整村验收。

(四)强化城区功能品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江北快速路、建设大道延长线等主干道建设,改造提升10条次支道路建设。推进“智慧城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国家级示范性智慧城区。加大大气、水、土壤、危险废弃物的防治力度,防范重大环境风险。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丹水池垃圾转运站、新村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严守城区生态底线,将节能减排、清洁低碳生产纳入企业信用评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率、节能评估审查率均保持100%。鲩子湖、塔子湖水质稳定在IV类。全面推进后湖公园、长江主轴绿化景观、府河绿楔等重点园林绿化精品建设及海德游园、长湖路道路绿化等绿地建设,扩大公共绿化活动空间。

(五)提升社会保障供给水平,构建共建共享格局。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努力提升人民幸福感。推进育布局规划落地,引导资源配置向供给不足地区倾斜,新增中小学学位2500个、幼儿园学位1200个。推进区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总床位数达到10300张,千人常住人口床位数10.4张。培育发展健康产业、银色产业,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50个。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市定目标。

(六)全面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的政府投资力度,全区政府投资项目安排103项,总投资119.40亿元,当年计划投入资金57.48亿元(区财政资金9.70亿元,市级以上资金2.65亿元,区级融资资金4.99亿元,PPP融资资金1.39亿元,其它资金38.75亿元)其中社会民生项目共33项,总投资24.43亿元,当年计划投入资金3.24亿元(区财政资金2.03亿元,市级以上资金0.34亿元,其它资金0.87亿元);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共70项,总投资94.97亿元,当年计划投入资金54.24亿元(区财政资金7.67亿元,市级以上资金2.31亿元,区级融资资金4.99亿元,PPP融资资金1.39亿元,其它资金37.88亿元)。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坚持结果导向、强化担当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全力拼搏赶超,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创新活力城区、幸福美丽江岸”努力奋斗!

 

附件:江岸区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和2018年计划

 

 

 

 

 

 

 

 

 

 

江岸区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和2018年计划

 

序号

指标

2017年

2018年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预计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9%

8.3%左右

8.5%左右

2

服务业增加值增幅

10%

8.5%

9%

3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幅

10.5%

10.5%

9%

4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

总值比重

8.5%

8.5%

9%

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

3.5%

5.5%

3.5%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9%

10.5%

10%

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

5%

8%

8%

8

招商引资总额增幅

20%

45.6%

-

9

实际利用外资增幅

15%

26%

-

10

引进投资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数

1个

3个

2个

11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

10%

10%

6%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